繁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施金水:剪不断的生活 剪不断的根
来源:杭州日报 发布日期:2013-04-25 点击量:
分享到:0

 

 

 

     杭州人心中的“张小泉”,恐怕不只是刀剪,更升华为一种生活的积淀,一个时代的浓缩,一个地方的荣光。

  但是,无论在当时多么非凡的铸造技艺,在现代机器轰鸣的流水线面前,也难免被尘封。于是传统工艺成了艺术品,尤其是传统工艺的操持者,是让这件艺术品能世代相传的薪火。

  所以,作为张小泉铸剪古法的传人,施金水前不久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人”。

  当了一辈子的刀剪手工锻造师,已经退休了近三十年的老先生,再次出山,不仅为了让制剪术流传下去,而且要让人们重温,甚至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了解这门传统工艺。

  每周,79岁的施金水,会出现在城北刀剪剑博物馆旁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里,与两个徒弟一起,烧铁制剪,为人们展示张小泉剪刀最原汁原味的七十二道工序。

  六十四载的刀剪锻造生涯

  “打铁摇船磨豆腐”,旧时杭州,这是最苦的三个行当,而做剪刀的可能比打铁的还要辛苦。施金水年少家贫,迫于生计,15岁被迫进剪刀铺做伙计。

  勤奋加好学,仅用2年时间,少年施金水学会了整套手工制剪刀的手艺。当时,一个铺子五名伙计,老板不允许学徒轻易自学技艺,规定只能学其中的一个环节。施金水只得抽出睡觉的时间去别的铺子偷学,渐渐地,他成了当时杭州剪刀行业里小有名气的能人。

  1953年,政府组织成立了5个张小泉制剪生产合作社,施金水和另一位能人徐祖兴等一批制剪高手集中起来,把张小泉的古法锻造工艺继承了下来。那时一个合作社一般有20多只炉灶,一个炉灶有五六个人。也就是说,那时候杭州城做张小泉剪刀的有五六百号人。在那里,伙计被分成五拨人,分别制作五种型号的剪刀,施金水分到的是五号,最小的也是最难做的。不过,施金水学有余力,同时也兼做其他形形色色的各种剪刀。那时候,5个人制作128把中号剪刀,耗时10-12小时。

  1957年,剪刀合作工厂成立,就在大关路33号,杭州张小泉剪刀厂原址,这批骨干都响应了大号召。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他们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繁重低效率的工艺逐渐被边缘化了:上世纪60年代,手工锻打被机械弹簧锤取代;上世纪80年代,张小泉剪刀90%以上的生产工序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一只风箱一把锤,一块磨石一只盆,一把锉刀一条凳”的小作坊时代一去不返。

  传统工艺是张小泉剪刀的“根”

  作为老底子的“名牌”,张小泉剪刀确有其过人之处。更早时的剪刀,都用铁打。但张小泉发明了“嵌钢”技术,将钢条镶嵌到铁块中,再在高温下融合,钢做刀刃,铁做刀身。钢比较硬,所以做出来的刀刃非常锋利。张小泉剪刀的刀刃比较白的部分,就是嵌进去的钢。这就是张小泉最核心的技术和魅力。

  剧作家田汉,1966年走访张小泉剪刀厂时,曾写下一首赞美诗:“快似风走润如油,钢铁分明品种稠,裁剪江山成锦绣,杭州何止如并州。”据说,以前张小泉做剪刀时,选的钢一定要是来自浙江龙泉、云和的好钢,并用镇江特产——质地极细的泥精心磨制,使剪刀光亮照人。

  机械化流水线取代慢工细活,而在当下能静心笃定地研究手工艺的人,也没有信心和耐力将手艺流传下去。有人统计,目前掌握张小泉传统锻造工艺的,只剩46人,而且几近老迈。大概现在,也只能在这手工艺活态展示馆里,看到从试铁、试钢到嵌钢、锻打、淬火、磨制、打轴眼、合脚(弯剪刀把环),一整套张小泉剪刀制作的独特工序。

  身穿印有“张小泉”字样的蓝色工作服,施金水和徒儿们一起古法制剪。“看到没有,刀刃和刀身之间,一道白线,这就叫钢铁分明,张小泉特有”,老师傅喜欢拿起百层厚的布料试剪,手起布落,以显刀锋。

  传统工艺需要72道工序,而现在的流水线上只需9步。施金水这样看传统锻造工艺:没有传统工艺的张小泉剪刀会失去“根”。“锻剪过程中有三个工艺是最重要——镶钢、缝道、热处理。如果我们要传承的话,这些就是重点,而剪刀式样什么的都是次要的”。施金水说,“我们这套活计,光动动嘴巴还不行,要手把手去教。眼下我还可以传授一下,但是年纪再大几岁,恐怕想做也不能做了。”

(2011年9月15日)

评论】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今日访问:人 累计:

技术支持:杭州集广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