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感受老杭州旧日的指间光华,寻访最后杭州的天竺筷厂
来源: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作者:朱珠 潘昌初 发布日期:2013-07-25 点击量:
分享到:0

 

 

      7月20日下午,浙江美术牵头,杭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业务指导的”怀旧中国风系列”迎来了第三场活动。这次的活动主题是“寻访最后的天竺筷厂”。天竺筷曾经是老杭州们吃饭的必备,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筷子连同这项古老的制作工艺都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线,不过到近两年,它们又重获了新生。杭州天竺筷厂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拱墅区京杭大运河畔,作为这项手艺的传承人,厂长王连道先生给我们介绍了天竺筷传奇曲折的历史以及制作工艺。之后大家还体验了一把“烫花”的工艺,收获颇丰。

 
      天竺筷的前世今生 没落历史又翻新篇章
      下午,我们一行人来到来到杭州市拱墅区北大桥旁一栋并不显眼的居民楼,天竺筷厂就在楼中。六十多岁的厂长王连道先生,是天竺筷第五代传人,也是杭州唯一一家生产天竺筷的企业——杭州天竺筷厂的掌门人。
厂长对天竺筷的热情一开始就吸引了我们。只见他手里拿着的筷子,节隐质韧、花饰大方、字迹古朴、光滑无滞,闻之犹有竹香,绝非一般,定有来历。接着,他便手持筷子,对我们这些好奇的观众娓娓道来:
“打从记事起家里就用天竺筷吃饭。”在幼时的王连道看来,吃饭用天竺筷没什么出奇的地方。“我们杭州人过去没有用过其他筷子。”这个老杭州打小就用天竺筷吃饭,一日三餐的记忆都浸润一片竹香中。天竺筷曾经是杭州人家家户户的必备。那个年代,人们习惯于闲话家常的邻里关系和步履悠悠的城间生活,天竺筷的清雅和这种质朴的民风融在一起,形成了杭州自然平和的饮食文化。
      其实天竺筷的前世今生,一直和杭州紧紧纠缠在一起。相传在清乾隆年间,杭州“天竺三寺”(上天竺寺、中天竺寺、下天竺寺)香火很旺。入夜,寺内无法容纳全部香客投宿,素食、杯盏也供不应求。为了应急,和尚们把附近的竹子削成筷子供香客进餐。由于制作筷子的小苦竹生长在杭州天竺山,天竺筷由此得名。
    事实上,早在春秋时期,西湖天竺山一带的农民便就地取材制作竹筷了。至清代,灵隐、天竺一带农民看到香客带来的商机,就在农闲时节,砍伐小竹截成筷子,并做些简单加工,向香客兜售。
  由于原料生长在佛门圣地,老杭州人坚定地认为,天竺筷是有灵性的。据说从佛地带回的筷子,既能增口福、添好运,又可保留一份“佛祖心中留”的虔诚,所以很受欢迎。到了民国早期,杭州的天竺筷作坊已经发展至十余家。这些作坊大多集中在大井巷一带,那时还流传着一句话:“天竺筷出了名,做煞了大井人。”
  除了产地有佛缘之外,天竺筷有别于其他名筷的最大特点是原材料。“用小苦竹做筷子是杭州人的一大贡献。”王连道说,在天竺山,漫山漫坡都是不起眼的小苦竹。竿长最高两米,直径一般只有1厘米。“小苦竹非常适合筷子工艺,因为它竹节长,粗细合适,孔又小,这样的竹子不做筷子几乎没有任何用处。而天竺筷是唯一一种不上油漆的天然筷子,这样环保的筷子既有利于饮食健康,还能节约木材。”
  由于取材于天然细竹,天竺筷保留了原始竹青,彰显自然风格之余,“脏东西不会进入”。易漂洗难霉变,还是不使用油漆的绿色环保产品。
      王厂长跟我们说,宋美龄曾到灵隐、天竺游玩,购买了很多天竺筷带回南京,并作为国礼赠送给各国的使节夫人,夫人们对这种精致小筷赞不绝口。可是即便它曾经被挑剔的宋美龄看上,当成了体面国礼飞往全世界,但还是不可避免地逐渐跌宕出了我们的视线。到了上世纪的80年代,机械制筷开始盛行,纯手工制作的天竺筷被冲击得体无完肤。一次性用筷、塑料密胺筷等方便实用的筷子逐渐取代了天竺筷的地位。加上天竺山被划成了风景区,原料竹不能从那里砍伐,取材的困难,产值和附加值的低下使得天竺筷逐渐式微。
    大多数人最多默默叹口气,然后去超市挑一双其他筷子。木筷,塑料筷,选择多得很。但王连道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所以惊觉天竺筷行将消失时,五十多岁的王连道跑遍了周围所有的筷子作坊。现实是有几家小作坊还在坚持生产,但销量太低,前途堪忧。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天竺筷消失了。于是,他要努力地把它找回来。  
      重新组建天竺筷厂 曲折的复兴之路
      就像天竺筷跌宕的命运一样,王连道的天竺筷厂也几经波折。2006年,重组后的杭州天竺筷厂在最初的三年内竟一双筷子都没卖出!
      厂长王连道经过摸索研究,王连道觉得生产标准化、设计本土化为天竺筷重生的两把密钥。“没有标准,做得随意。没有内涵,做得苍白。匠人给它生命,文人给它灵魂。只有二者结合起来,天竺筷才是活生生的。”王连道说,“而当今消费者更加追求健康,国家强调节能环保,则是竹筷重获市场青睐的外部条件。”一方面,在保留天竺筷不刷油漆、天然环保及烙花工艺装饰等基本元素的基础上,王连道改进生产工艺,使天竺筷得以标准化生产;另一方面,王连道增强了设计,给天竺筷注入浓烈的杭州特色的文化内涵。为此,有着书法、篆刻、绘画功底的他,又深入研究中国6000年以来的箸文化和地域民俗文化。
      王连道在天竺筷身上烙刻上了《西湖十景》、《龙风御箸》、《济公赐福》、《运河古韵》等图案,同时严格按照8双一盒的古法陈放。8双,这个数字有讲究,意味着从前的八仙桌。厂长王连道深厚的书法与篆刻功底为他在天竺筷业的发展带来了优势。
在办公楼的展示厅里,我们看到了由王连道设计的新一代天竺筷样品,做工精美不用说,并且都打上了浓重的杭州文化烙印。
  有五双一盒的“西湖十景”套装,每根筷子上一景,筷子饰头还做成三潭映月的形状;“运河文化”套装是四双一盒的新品,“香积双塔”、“拱辰古桥”、“清御码头”和“桥西直街”组成一幅古老的运河人家生活画卷;“龙凤御箸”堪称最豪华套装,筷身的下半截用红木打造,筷子饰头是玛瑙,花纹是纯手工雕刻的盘龙飞凤。除了筷子本身,筷架的设计也独具匠心,西湖断桥、济公帽子、乌篷小船,信手拈来。
经此“折腾”,天竺筷的附加值马上上去了,比如“西湖十景”套装,零售128元一盒。至于产量,“一年能生产几百万双。”王连道说,现在大的订单都不敢接,做不过来。不过,政府目前正在协调,将在其他地方给天竺筷厂提供更大的场地,以提高产能。
      观众参观制作过程,亲自体验烫花过程
      接着,厂长带我们一起参观操作间和仓库。天竺筷厂有两层楼,第一层是仓库和办公室,第二层是操作间。仓库被隔成了上下两块区域。下区放着通过检验的小苦竹原材料,上区则全是些被弃用的小苦竹,占据了仓库原料的四成。如果不仔细比对,很难看出这两层苦竹的不同之处。但王连道说,次品就是次品,就得精挑细选。厂长告诉我们,上乘的天竺筷,每支都经过20几道工序加工而成:   
      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取一到两年生的小苦竹,截断后筷坯必须清洁、自然直,并高温脱脂。“小苦竹一定要煮过晒过,这一步叫脱浆。脱过浆后筷子不发霉。”然后,在割料机上,用一个标准长度的竹竿做“标尺”,把成捆的原料竹子截成一样的长度。被裁成统一长度的原料筷子随后要交给女工们进行严格的“选料”过程。选料的工人要把病竹、弯竹等不合格的竹子剔除,把粗细不同的竹子分门别类,虽然这个工作技术含量不高,但很耗精力,是个十足的“体力活”。在传统的割料机上把竹子割成标准的长度,再把符合标准的竹筷整理成捆。 
之后再将它们磨头、砂光。将竹节的突出部分磨平,将整支筷料砂光。接着就是烫花了,烙花机上的操作是最复杂的。烙花钢板烧红之后,在烙花机上把花纹一圈圈压到筷子上去。最后就是抛光、打孔、上头、检验、装盒
“火候的掌握是这项技术的关键,烙浅了花纹就看不清,烙过了头则会糊成一团。图案就刻在这种专门的烙花钢板上,一旦烙上,经久不褪。”厂长边说边给我们演示,让在场的观众们都跃跃欲试,很兴奋地拿出进厂时厂长分给大家的光筷子。
      大家开始一个个坐在烙花机旁尝试操作——将筷子置于刻有各种花纹图案的烙花铁板上,铁板置于煤炉上,烧红后再拿一长条铁板滚压筷子,图案就烙到了筷身上了。从大家制作的“成品”来看,快了、轻了的烙不上花纹,慢了、重了的烧焦筷料,不过大家也乐在其中,对天竺筷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
 
      “天竺筷代表着杭州的一段历史文化,是老祖宗对筷文化的一大贡献,不能让这好东西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消失了。”大家意犹未尽地体验结束,王厂长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这次的观众大多是八零后九零后,还有不少带着孩子的母亲,他们对于天竺筷,其实都很陌生,但表示今天真的收获很大;只有一对五十来岁的夫妇,对天竺筷很有感情,但仅仅是年少时记忆中的了,今天又能重新见到,并能参与制作,表示真的很有感触,他们激动地对厂长说,“它们很环保,又很天然,我们从小就用它吃饭,你们一定要好好做下去。”像这样的话语,也许也是鼓励王连道坚持下去的动力之一。
      尽管王连道已经在天竺筷的创新上下了不少功夫,不过他也坦诚地表示,让天竺筷摆脱“濒危”命运,靠他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如今,天竺筷已经踏上了“申遗”的漫漫长路,力争取得政府的支持,让这个杭州的老品牌重新回到餐桌,同时成为旅游精品流传开去。
我们在场的观众们,也希望在以后的奎元馆里,楼外楼中,清河坊上,看到那捞起热气腾腾的虾爆鳝面的,那浸润在老杭州的汤汤水水里的,就是这双失而复得的天竺筷。
(文/朱珠  潘昌初)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今日访问:人 累计:

技术支持:杭州集广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