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名录项目 >> 省级 >> 正文
绍剧
发布日期:2017-09-15 点击量:
分享到:0

绍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起源于上虞县(现绍兴上虞区),流行于绍兴、慈溪、余姚、萧山及其他浙沪一带。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拥有四百多个剧目。萧山旧属绍兴府,地处钱塘江南岸,为杭州南大门。东接绍兴,西南与诸暨接壤,总面积1420.22平方公里,萧山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的“跨湖桥文化”有8000年的历史。萧山文化与越文化同根同源,在绍兴文化圈中独树一帜。早期绍剧,主要流动演出于水乡农村,多为“社戏”性质。自清乾隆末年,班社多至四十余副,多数是职业班社,也有些半职业班社。1840年鸦片战争后,绍剧活动地区不断缩小,趋向衰落。至1920年左右,一般演员均习文弃武,文武班合流。抗战以后建国初期,有同春、同兴、新民等九个民间职业剧团。1956年改同春绍剧团为浙江绍剧团,1961年由绍兴同春、同兴、同力等七个绍剧团援建,成立“萧山县绍剧团”,即现在的萧山绍剧艺术中心。演出活动遍及萧山和绍兴辖区诸县,杭州、余杭、富阳、建德等杭州各县市以及其他海内外地区,具有相当的区域影响。目前,全国仅有浙江绍剧研究院、萧山绍剧艺术中心两家绍剧专业传承、研究和演出机构。建国后,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的剧本创作有了新的提高和创新,改编、创作和表演50多种剧目,主要表现在:整理和改编传统剧、改编和创作《西游记》系列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1987年新编电视戏曲艺术片《济公新传》,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浙江电视台、南京电视台播出,开创了绍剧传播新的路径。新编历史剧《狸猫换太子》、《壮心不已》获得较大社会效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萧山绍剧艺术中心共获得省级奖项30个,市级“五个一工程奖”等61个奖项。绍剧演出历来是萧山的民间盛事,是越地萧山群众最喜爱的文化大餐之一,“看大戏、过大年”已经成为萧山各地老百姓必不可少的新年文化活动之一。颂扬真理、鞭笞丑恶、寓教于乐、凝聚人心、振奋干劲,这正是绍剧文化价值之所在。2008年6月,绍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今日访问:人 累计:

技术支持:杭州集广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