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名录项目 >> 市级 >> 正文
传统陶瓷柴烧技艺
发布日期:2017-10-30 点击量:
分享到:0



    传统陶瓷柴烧技艺项目是由中国美术学院美术中心旗下公司“浙窑”设立,项目核心传承以及研究人员均为中国美术学院科班出生,传承中国古代陶瓷柴烧烧制技艺的同时研究发展古代陶瓷柴烧文化。 浙江是吴越文化、江南文化发源地,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我国陶瓷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区。据调查,浙江现有古窑址1700多处;杭州地区现有古窑址57处。 凡是利用薪柴为燃料烧成的陶瓷制品,都可称之为柴烧,柴烧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万年以前,浙江地区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龙窑”结构的柴窑烧制技法,东汉时期更是广泛的使用。杭州地区,尤其是沿钱塘江流域和富春江流域,先民们在陶瓷生产与发展方面为人类文明创造辉煌业绩,垂范千秋;不仅有印纹陶与原始青瓷窑址,还有越窑、德清窑、官窑和天目窑等多个窑系。 建国初期,由于木材原料短缺、烧练费用成倍增加等因素影响,陶瓷行业出现窑炉改革,煤窑、气窑在之后的几十年间迅猛发展,柴窑技术逐渐没落。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源于国立艺术院图案系,在1928年建校之初,即设有“陶瓷”专门课程。1960年在邓白教授的倡议和组织下,中国美术学院“陶瓷美术专业”正式成立,在当时就提出“继承和发展古代陶瓷柴烧技术”,传承延续柴烧技术为主的各种古代陶瓷烧制工艺。 浙窑传统陶瓷柴烧技艺继承了传统龙窑的基本结构和烧成方式。在中国龙窑的基础上保留了龙窑窑体的四大结构,缩短了窑体长度,增加了火膛数量,节约烧成时间。在烧成上提高了窑内的烧成温度,自由设计火路,更加注重器物烧成过程中的“火痕”和“自然落灰”。现在浙窑有两个柴窑,一个是“倒焰式”柴窑,另一个是“横焰式”柴窑。已经烧制了多窑柴烧作品。作品的烧成效果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和众多学者的认可。它的审美追求影响了现代人对传统陶瓷器物片面和单一的理解,继承和挖掘出了传统器物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今日访问:人 累计:人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056号

技术支持:杭州集广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