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名录项目 >> 市级 >> 正文
越剧(桐庐越剧)
发布日期:2017-10-30 点击量:
分享到:0



    据民国《桐庐县志》记载:城乡有元宵、春社、秋社演剧之举,尤以县城“芦茨戏” 为甚。解放后,戏剧更趋繁荣,演出之数量和质量均胜以往。 清季,嵊县唱书《呤哦调》流入本县,受其影响,县内遂产生亦农亦艺的文书班组织。多为农民,三五人一班,于农闲时串村走坊演出生活小戏。无弦乐伴奏,近于坐唱形式。抗战前,文书班逐渐消失。 清光绪末年,旧县罗家办京剧科班; 民国23年(1934),分水招贤乡成立“伶妙小京班”,40余人,达10年之久。 民国9年,桐庐孝泉乡新泽庄(今里董村) 组建“太子班” 演高腔,常于正月及春秋两社演出于各乡村,抗战前辍演。 民国21年,嵊县崇仁的笃班来桐庐,在旧县办科班并演出。27年,桐庐下南乡组建“之江舞台”, 四管乡组建“雅溪舞台”。29年后,相继在凤川建立“新民舞台”、 窄溪的“桐江舞台”、 深澳的“大新舞台”, 分水百江也建立类似戏班,多由班主临时组合,集散无常。这些戏班流动演出至全县解放。 1950年9月,以原“云升舞台” 为基础,吸收闲散艺人,组织民艺剧团。1958年11月,改名“富春江越剧团”。 同年3月,杭州新六越剧团下放至新登,更名“桐庐越剧团”。1965年12月,两团合并。直至1976年冬,复名“桐庐越剧团”,83年7月,桐中艺训班的充入,《春江月》和《桐江雨》在浙江省戏剧节上夺魁,并拍成电影。从此,桐庐越剧名声再起。在培养新人和出人才、出艺术、出成绩上,取得了辉煌成果。

打印】   【关闭

版权所有 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今日访问:人 累计:人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056号

技术支持:杭州集广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1024*768分辨率